定位之邦1号
定位之邦2号
定位之邦3号
定位之邦4号
定位之邦5号
定位之邦6号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定位之帮
定位之帮
定位之邦:透过农夫山泉事件,议企业如何危机公关?


   
在被曝出农夫山泉瓶装水的生产标准甚至还不如自来水后,农夫山泉遇到创办以来最大的危机,媒体、竞争对手、网民纷纷围观,好不热闹。56日,此事终于达到了高潮。农夫山泉在北京就产品标准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,期间与京华时报记者进行了激烈争执,现场发言屡被打断。


    
网络自由评论人李光斗发博文表示,从纯净水和矿泉水之争一鸣惊人到用一分钱工程站稳脚跟,可以看出农夫山泉是众多瓶装水企业中最会营销的一家。但为何此次危机公关的手段却如此有失水准?昏招迭出的农夫山泉居然将《京华时报》告上法庭!可能希冀借法律判决堵住众人悠悠之口,但即便是农夫山泉赢了官司,它还能赢回那些已经失去的市场吗?
   
李光斗认为,对于入口产品的负面信息,消费者总是宁愿信其有,不愿信其无。何况农夫山泉也难以保证自身产品并非没有一点瑕疵。如此强硬态度在博取公众同情心方面将再失一分。此次对簿公堂,农夫山泉难免再次授人以柄,《京华时报》更乐得上被告席,在全国民众面前获得再一次阐释来龙去脉的机会。
   
在李光斗看来,企业状告媒体,在国外有过案例但胜算很难。他认为,扒粪是媒体的天职,即使偶尔出现失误,公众也不会认为其有罪,所以让《京华时报》给农夫山泉道歉,比登天还难。“就算按照农夫山泉最乐观的预测,即便是《京华时报》输了官司,它会关门停刊吗?但如若农夫山泉输了官司,恐怕真就有点悬了。”

    诚然,任何企业的成长、发展绝不可能一帆风顺,偶尔经历失误或出现危机也在情理之中。从三鹿奶粉到蒙牛冷饮门事件,从郭美美炫富到高晓松酒驾,从丰田召回门到霸王洗发水危机,从腾讯和360口水战到近日京东可爱番茄插曲;达芬奇家居到雷士照明风波;从什邡宏达群访到天津蓟县莱德商厦火灾不信任传播;从九八抗洪英雄故事到最近北京大雨冷言冷语……那么在这个躺着也会中枪的年代,危机公关的思路和出路在哪呢?

北京定位之邦公关顾名有限公司(www.dwzb.com.cn)相关负责人建议:

1.负面处理,第一原则是坦诚,就事论事,直击靶心。农夫山泉在《京华时报》第一篇报道出来时,需要说清楚对方疑问的点。但他在第一轮反驳中的落点在大喊:这是竞争对手黑我们!媒体是和竞争对手一伙的!我们冤枉啊!你要搞清楚你现在第一需要面对的对象是消费者,他们没有耐心去搞清楚到底是谁咬谁,他只需要了解:农夫山泉到底能不能喝?这就是靶心。

  甚至在之后,很多其他媒体记者的采访需求直接以“看公告”为由拒绝了。公告内容够水平、够高度,“人在做,天在看”这种内容是回答不了这么多记者的独特需求的。如果能跟每一个前来采访的记者一对一沟通清楚,哪怕是拿出今天开发布会十分之一的口舌,何止会出现农夫山泉董事长说的“每发一次公告,就又一次成为众多媒体批判的靶子”这种情况?

  农夫山泉击不中靶心,还有一点体现在今天对反复提过好几次问题的回答上。一个是包括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内的几个记者都问到了,最近几个月农夫山泉的销量是否受到了这件事情的影响,具体下降的幅度有多少?尤其是对北京市场影响,公司有一个什么判断?这几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正面回答,放弃北京市场,“尊严比金钱更重要”这种话是不仅不能满足记者对信息的需求,只能让人产生厌恶。

  2.第二点是处理速度要快,这点农夫山泉又失误了。如果它能在48日接到《京华时报》记者胡笑红采访提纲的当天作出一个正面的沟通和答复,就不需要在接下来一个月花这么大精力、财力去一次次发声明、发检测报告、全国范围内买版面投广告、开发布会。甚至哪怕是在报道出现第二天能主动和该记者沟通清楚,也不至于一步步惹怒媒体(或许也是互相惹怒),造成剑拔弩张、面红耳赤的局面。

  3.总体来讲,任何负面新闻处理需要“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”,越少人关注这事儿越好。任何时候,冒着产品质量受人质疑的风险去跟人吵架都是一件很蠢的事情,冒着这种风险去跟媒体吵架的事儿更是蠢的二次方,如果这个企业还是生产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的产品的,那恭喜你,蠢的三次方都盖不住你。你来我往,无论谁占上风,媒体是代表消费者利益做舆论监督,最多是报道过程存在瑕疵,而企业则是真正水退去还在忘情的裸泳者。

定位之邦 (www.dwzb.com.cn)负责人认为,从理论上看,新闻媒体乃民之喉舌,无冕之皇帝,以匡扶正义为己任,在这场较量中,稳操胜券是必然的。但是随着近年来一系列假、黑记者借机敲诈不良企业的黑幕的曝光,使人很难相信覆巢之下能有完卵?如此一来,孰是孰非,外界还真得很难插上嘴。

僵局该如何破解呢?眼下也只能姑且相信法律能主持公道,给消费者一个负责任的说法!只能拭目以待,谁说坏事不能变好事来着?